>
拍了拍手上的灰。
他又看了眼落满灰尘的铁闸门,好像能透过铁闸,看见里面整齐的桌椅,简陋的装潢,摆放随意的饮料架子,木质破旧的柜台,狭小紧凑的厨房,通往小区的后门。
给了他十年的烟火气息的老灶火锅店,十年来头一回,在春节这样团圆的日子里,他不需要借着这里的烟火气息活着。
陈烟桥把脚边灰扑扑的袋子拎起来,拦了出租车。
“师傅,火车站。”
第64章第64章
陈烟桥是去火车站现买的票。
在这个网络无比发达的时代,只有春运时期,才能看见这种盛况,人工售票窗前的队伍一直排到门口。
陈烟桥本来也不会,更别提外面一字排开的自动售票机。
铁栏杆窗口透出暖黄的光,像是回家的温暖。
前面好几个人结伴改签的,排队时候就在打电话用南方方言争吵,零星听懂几个词汇,“有事,没办法,突然的”
。
后面语气软下来,又是零星地往人耳朵里蹦,“明年,对不起。”
原来是春节回不去家的。
哈尔滨不算打工城市,其实应该是春节期间,迁徙回来的人多。
可这偌大的中国呢,总有人天南海北地养活自己养活家庭。
前面一个人是指定想买下铺,争执一通,失望地出来。
嘴里还在抱怨,“咋就没下铺了呢?”
到陈烟桥时候,还是后面的人提醒他。
“到你了。”
“去哪儿?”
陈烟桥递了身份证,“石家庄。”
火车站里尽是人,混杂着泡面味烟味特产味和汗味,到晚上不少人蜷座位上睡觉,在地上铺报纸睡的都满满登登。
陈烟桥拿着票和行李到抽烟室,他颠了颠行李,买票时候的片刻犹豫,最终都是一个答案。
他收拾行李时候,潜意识里就是预着零下十几度的。
春运时期一票难求,售票员还在说他运气好,正好前面有人退了票,否则他不知道要迟几天能走。
倒真是冥冥中注定。
陈烟桥叼着烟,给谢别巷打了个电话。
“老陈?怎么想起我了?”
“你把余婉央电话给我。”
谢别巷梗住,他瞥了眼旁边在用按摩仪保养脸的宋棠杳。
宋棠杳似笑非笑,“我出去?”
“咳,不用,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