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陈白羽和陈辉年两人对视一眼,异口同声,“学校奖励的。”
阿爸一人夹一块鸡蛋饼,“真出息。”
然后又给二姐三姐夹一块。
阿爸就是这样,对待儿女从来不偏颇。
不管成绩好不好,全都一视同仁。
一家人挤在小小的铁皮房里,汗流浃背的喝粥,说说笑笑。
阿爸阿妈坐在门口,摇着大葵扇,细细的问家里的田地果园,问阿公阿婆还有阿祖的身体健康,问家里的鸡鸭。
陈白羽端着碗,在转身都困难的铁皮房里喝着阿妈煮的粥,阿妈剪的蛋饼,满心的幸福在飞扬。
阿妈给他们湿了毛巾,擦汗。
一边喝粥,一边流着汗。
夹一块鸡蛋饼,擦一把汗。
不讲究的,汗水滴落在粥里也‘呼呼’的就喝掉,就当给粥加盐了。
阿妈把包子拿出来,准备蒸热给大家送去。
早上六点,大家差不多要起来开始工作了。
其实,工地的上工时间是早上八点,但很多人会提早起来搬砖,因为搬砖的费用是另外算的,按块来算,搬得越多钱就越多。
从一楼搬到三楼,五楼,七楼的费用也各不同。
上辈子,陈白羽兄妹就没少在工地帮忙搬砖赚钱。
但今年,陈白羽不打算搬砖了,她打算带着哥哥姐姐捡破烂。
现在,很多本地人拆旧换新,搬新家,正是捡破烂的好时机。
第105章水
现在工地的主力还是人工
没有搅拌机,混凝土需要人工搅拌;没有吊车,砖头需要人力搬、挑;没有安全防护网,人身安全只能靠自己自觉。
地上的碎砖头,破木板,废铁钉等到处都是。
一大早,大家都光着膀子,甚至只穿一条小裤衩站在自家门口漱口,说说笑笑。
出门在外,大家很自觉地有一个抱团心态,对于从同一个地方来的或多或少会有几分信任。
对同说粤语的,多几分亲切,对于外地话更多的是警惕。
这个工地很多人都是从宝阳镇来的,一个介绍一个,一个带一个,陆陆续续的就好几十人。
小小的团体抱成一团,别人也不敢轻易欺负。
其中好几个是大唐农场出来的。
大家听到陈白羽兄妹几个昨晚到了,纷纷过来。
有人问怎么来的?坐车怎么样?如果安全,明年也让自己的孩子过来。
孩子留在家里,一年只见一次,实在太少了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