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我还是那句话,我们宋科长是个女同志,对你们没有威胁,你们不必放在心上。
咱们是盟友不是敌人。”
小朱以前也这么想,可是最近却不了。
可这话,他又不能直说。
任务完不成,小朱心里急,杨君苏就反客为主:“朱同志,要不你想办法调到我们这儿吧,咱们一起共事多好呀。
你别看我现在忙,我很快就清闲下来了。
你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对象?我给你介绍一个,你看你长得浓眉大眼的,要是找一个工作能力强的对象,以后你就可以享福了,到时大家肯定妒忌你。
男人在外面打拼也挺辛苦的,你要解放一下思想。”
小朱:“……”
他提起包袱,无奈告辞。
四月底,总场关于四分场场长的人选定了下来,因为再过一个月就是麦收大会战,虽然四分场今年因为开荒没种麦子,但也要参加麦收。
场长人选必须在麦收之前提下来,好方便之后安排工作。
在场党委会议上,宋要武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四分场场长,之后还要上报市农垦局。
消息一经传出,四分场的职工不禁松了一口气,还好当选的是宋科长,领导的眼睛还是雪亮的。
胡东海得知结果后摇头叹息,心情憋闷。
而陆长安则犹如被人当头一棒,愤懑不平。
陆长安的心路历程十分曲折。
最初,他觉得自己是十拿九稳;到中间,他隐隐察觉到宋要武有点威胁,但也只是警醒一下而已,觉得优势仍然在我;到了最后,宋要武的优势越发明显,他急了,出招频繁,但仍抱着希望,现在结果出来了。
他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。
说好的十拿九稳,说好的别人陪着他跑呢。
至于小朱,他更加难以接受这个结果,说好的躺赢呢,都是骗人的。
谁骗了他?杨君苏。
小朱借酒消愁,喝多了对他的好朋友说,女人都是骗子,见到了千万要小心。
直到这时候,大家才知道,人家宋要武的叔叔在省城,公公在京城,人家的人脉比陆长安强得多,而她到农场工作,一是来避风头,二是下基层锻炼一下。
她平常衣着朴素生活简朴,不显山不露水的,大家都没看出来。
宋要武成为场长后,关于她的家世和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满天飞。
叶香云和杨利民也听说不少,有什么最新消息都会及时告诉杨君苏。
叶香云听到宋要武的公公是京城的,男人远在南方某海岛时,不禁用同情的口吻说道:“你说你们宋场长也真是的,既然公公那么有本事,为啥不让公公把她和她爱人调到一块儿,他爱人出身这么好,她也敢放心。
年纪轻轻,夫妻俩一南一北,真是可怜。”
杨君苏诧异道:“妈,就你这种人竟然也有勇气同情我们宋场长?你同情同情自个儿吧。”
叶香云说:“我怎么了?我现在挺幸福的,男人孩子都在身边。”
杨君苏:“哈哈哈,你高兴就好。”
杨利民关心的是别的问题:“那宋要武当上场长了,她的位置谁来坐?”
杨君苏小声说:“爸你别声张,我感觉可能是我。”
杨利民吃了一惊:“你,你才多大?二十就能当科长?”
杨君苏淡淡说道:“二十不小了,人家溥仪岁还当皇帝了呢。”
杨利民是无言以对。
杨君苏的预感是对的,宋要武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杨君苏为生产科的科长,贺新华还是基建科的科长,是平调过来的,老金也一起调了过来。
分场基建科的科长变成了老高。
吴剑史大同仍回分场。
后勤科科长是分场后勤科的杜成,李玉也跟着一起调了过来。
农林科的还没有定下来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