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好。”
大家热烈地鼓掌,大声地叫好。
杨君苏往下压压手,最后总结陈词:“我今天算是抛砖引玉,我衷心希望大家能用咱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克服困难,多搞发明创造,大家要因地制宜,土洋结合,推陈出新。
谁有好点子记得向合作社申请,凡是证明有利于农场发展的发明创造,我们都会给予表彰和奖励。
这样一方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,发挥大伙的潜力,另一方面也能为国民分忧为民解愁。”
众人更加热烈地鼓掌:“好——”
演示会散后,杨君苏的名声再上一个台阶。
一连两天,很多人的见面词不是你吃了吗?而是问,你听说了吗?那个杨科长又搞出新花样了。
“发明新燃料?”
“是也不是,还有一个,咱们自己搞发明创造可以向合作申请,听说有奖励。”
“真的假的?”
“千真万确。”
>br>
“问题是咱们能搞啥发明创造?”
“杨科长说了,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。”
“好吧,你说得对。”
在杨君苏的鼓励下,大家积极献计献策,推举人才,以前会烧砖的几个老师傅被请了回来,废弃的砖窑重新弄起来,大家去帮忙找适合烧砖的土。
其余的人下了班就聚在一起做麦秸砖和干草棒子。
人多力量大,没多久,工地上就堆了好几垛整整齐齐的草砖和草棒。
烧砖师傅先试烧一窑,发现这些草砖烧起来还挺持久,比木材还好烧。
大家更加振奋。
还有个老人提出可以用牛粪代替泥巴沾草砖,因为干牛粪也是一种燃料。
杨君苏让人一试果然好用,她还奖励了提意见的老人一个搪瓷缸子,一面锦旗。
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众人一看,这也算好点子,那我也行。
更多的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涌上来献计献策。
当然,只有少部分真的有用。
对于那些没法采用的,杨君苏态度也挺好,说这种事情重在参与,这次没用上,以后还有机会,要接再厉。
而那些真管用的建议和点子,她也真的给予奖励和表彰。
出黑板报和墙报表彰。
基建队不用再去砖厂买砖头,买砖的钱就节省下来了,正好可以拿出来给砖厂的师傅和工人开工资。
另外,由于燃料需求大,他们也对外收草砖和草棒,价格很便宜,但架不住这些东西好做,而且原材料到处都是,闲来没事大家就可以做上几个。
一时间,四分场的大人孩子们都忙碌起来,家家户户有空就去割草搂麦秸豆壳,附近的荒草被人们抢割一空,为垦荒队开荒扫清了障碍,真是一举三得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