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元敬皱了皱眉头,姐姐的婚事,别说是他了,就是章铃兰自己也知道的不多,这事儿不是姜氏说起,他也就知道一个大概:“之前不是说快要定了吗,怎么回事儿?”
之前听到风声,他还想着等到休沐的时候去看看那个男人好不好,谁知道还没等到那天就除了变故。
姜氏叹了口气,带着几分愤愤:“也不知道攀了什么高枝儿,原本已经递了八字过来,打算去青云禅寺合一合,谁知道今日就急匆匆的过来,把庚帖要走了。”
章元敬也皱了眉头,问道:“可知道是什么原因吗?”
姜氏叹了口气,说道:“还没打听出来,不过向来也不外乎那几个。”
都到了交换庚帖的时候,一般来说就等于是定下来了,除非发现对方家的大毛病,或者合八字的时候大不好,否则就不会反悔了。
周家这事儿做的不地道,但好在两家的亲事还没宣扬出去,就算是不成了,到时候对章铃兰的影响也不算很大,否则的话姜氏哪儿那么容易让周家走人。
姜氏也知道自家的情况,叹了口气说道:“丫头是个好的,可惜她爹死得早。”
姜氏心中还是来气,若不是自家是女儿,她非得闹出去不可,女儿家就这点儿吃亏,“等你考中了秀才,举人,到时候他们家后悔都来不及,哼,到那个时候,我还看不上他们家呢。”
话虽如此,姜氏心中却也明白,她家乖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考中,但丫头的时间却等不起,女子十八不嫁,家里头就得挨罚,到时候可坏了名声更加不好嫁人了。
姜氏越想越觉得亏大了,叹了口气,偷偷对章元敬说:“原本还想着,你姐姐嫁个好人家,还能帮衬帮衬你,现在看来,能安安稳稳的嫁出去,别拖累了你的名声就不错了。”
这话不难看出,姜氏老太太心中还是偏心的不得了,全是为了孙子着想。
章元敬十分无语,也不知道该感谢老太太的维护之情,还是怪她不把孙女当人看了。
想到自家乖巧懂事,从小就分外照顾他的姐姐,会因为家庭原因嫁不出去,或者随随便便嫁一个人,章元敬心底就过不去。
蓦地,他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,开口问道:“奶奶,如果我考中了秀才呢?”
姜氏眼睛先是一亮,随即又皱了皱眉头,摸着他的头发说道:“哎呦喂,我的乖孙,考秀才哪儿是那么容易的,你看隔壁孙秀才,也是快三十的时候才考中的。”
章元敬却固执的问道:“要是我考中了,姐姐的婚事是不是就好谈了?”
姜氏虽然不信他能考中,但还是笑道:“那可不是,秀才的亲姐姐,到时候上门来提亲的人,肯定能把门槛儿都踩烂了。”
章元敬眼神微微一动,慢慢变得坚定起来,他没办法让家里头一下子变得富裕起来,却可以尽自己努力拼一把,章铃兰的年龄放在那里,时代注定了局限性,他是不介意养着姐姐一辈子,但真等到他出人头地的那一日再出嫁,恐怕章铃兰自己个儿都不乐意。
打定了主意,章元敬就琢磨着怎么对老师开口,原本老师提出晚几年科考,章元敬也是赞同的,但是现在看来,什么打磨,什么藏拙,对他来说都太不实在了。
若他是李子俊,打磨打磨,一朝成名确实是最好的办法,但他不是,他姐姐正是豆蔻年华,等不起那么多年。
这次驳了老师的意思,恐怕他心中会有气。
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,却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,第二日就把这事儿告诉了李玉山。
如他所料,李玉山皱了皱眉头,开口就问:“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?可是家里头发生了什么事情,若是银钱的话,你不需为此担心。”
章元敬摇了摇头,若只是缺钱,他倒是还可以跟李玉山开口,但姐姐的婚事却不成。
李玉山对他确实是没话说,话里头甚至有资助他科考的意思,章元敬也知道隐瞒最容易出误会,原本没啥事情,瞒着瞒着就成了疙瘩:“老师,家姐快要及笄了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