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进学堂,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本朝以科举取士,读书之风盛行。
无论男女,家中只要有些余粮,都会送孩子去学堂。
这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,而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知礼守节。
毕竟,三年一次的科考,录取人数实在有限。
对普通百姓而言,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。
因此,很少有人会真的寄希望于此。
在平常人家,孩子能够识文断字,明白事理,也就足够了。
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,洛家二老才决定送女儿去学堂的。
洛影,是洛家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。
做父母的,不求女儿能够大富大贵、光耀门楣,只求她能够平安喜乐、一生顺遂。
至于洛影,她对于这件事却颇为紧张。
毕竟,对这个年龄的小孩子而言,进学堂也算是一件人生大事。
洛影觉得,自己的命运,似乎也会因此发生某些改变。
只是,她还没来得及深入思索,便在酒足饭饱之后,陷入了梦中。
……
最终,拜师礼安排在了立春那日。
洛影不懂历法,听大人的意思,这似乎是个很好的日子。
所谓诸事皆宜,想必也不过如此。
那日,洛老爹换上了一件玄色交领长衫,那是只有逢年过节才穿的。
他右手牵着身穿素色短袄、青碧色长裙的洛影,左手提着昨日备好的束脩之礼,走进了学堂。
此次洛影要拜的先生,是一位周姓的长者。
他约有四十余岁,身长七尺,仪态端庄,五官也还算周正。
和洛影一起拜师的,还有一个女孩、三个男孩,身量都比她高一些。
洛影跟着众人一起,先叩拜了孔老夫子,再叩拜周先生。
然后五个孩子站成一排,请先生依次在他们的眉心,点上朱砂。
据说这叫做“开智”
,取开启智慧之意。
洛影看着其他孩子眉间的朱砂,觉得有些好看,便迫不及待想要找一面镜子,看一看自己的模样。
但是碍于当时情况不允许,她只得作罢。
洛影心中记挂着这件事,想着一定要在今晚洗漱之前,照一下镜子。
因此,行为举止都变得小心谨慎,生怕一不留神,弄花脸上的朱砂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