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竹镇的梅雨总是来得缠绵,檐角垂下的水帘将天地织成朦胧的纱帐。
药香从回春堂雕花木窗里漫出来,混着潮湿的青石板气息,在巷弄间氤氲流转。
"
脉象沉数,舌红苔黄腻。
"
藕节跪坐在竹席上,葱白指尖仍按着病者腕间,素色裙裾铺开如水中绽开的莲,"
这位大嫂自述溺血三日,血色鲜红挟有血块,小便时灼痛如刀割。
"
厢房西侧的黄杨木药柜突然发出轻响,最上层的滑石匣子自行打开,身着月白襕衫的少年翩然落地,腰间玉坠撞在檀木抽屉上叮咚作响。
"
定是前日那个庸医惹的祸!
"
他快步走到案前,广袖带起一阵清凉的风,"
用苍术、厚朴这些辛温燥湿之品,生生把湿热逼入血分。
"
窗边正在碾药的青衣女子闻言抬头,鸦青发髻间斜插的蓟花钗微微颤动。
她将石臼往案上重重一放,碾碎的淡竹叶溅出几点碧色汁液:"
早说过那人开的方子不对证。
湿热胶着下焦,当通利水道才是正途,岂能用燥药劫阴?"
"
小蓟姊姊莫恼。
"
藕节起身让出诊位,腕间银镯滑过案上《金匮要略》,"
且看这位患者眼睑浮肿、腰腹坠胀,正是《诸病源候论》所言热在下焦者,则尿血之证。
"
雕花门扉忽被推开,挟进几星雨沫。
木通提着药篮立在廊下,蓑衣还在往下滴水:"
方才去后山采的鲜地黄,根须带着山泉的凉气呢。
"
他摘下斗笠,露出眉间一点朱砂痣,"
《本草经疏》有云,生地能凉血滋阴,最宜此等血热妄行之症。
"
小蓟接过还沾着露水的玄参科植物,指尖在肥厚的块茎上轻轻一按,紫红汁液便顺着掌纹蜿蜒而下。
她转身取来青瓷研钵,墨玉杵撞在钵底发出清越声响:"
滑石,你去取三钱血余炭;木通备四钱蒲黄,要河北道产的生用者;藕节把竹叶卷心再炙一遍。
"
雨声渐密,碾药声却愈发急促。
当淡竹叶特有的清香混着地黄的甘苦弥漫满室时,厢房梁柱突然传来轻咳。
众人抬头,但见当归倚着房梁横木,绛红裙裾垂落如瀑,手中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哗啦翻过一页:"
《圣济总录》言治血之道,贵在调气,诸位只顾凉血止血,可曾想过气血相搏之理?"
"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